文化与科技融合,激发澎湃新潮
日期: 2024-06-07 浏览:
打印
核心提示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代实践表明,科技赋能文化,能有效提升文化创新的活力、广度和深度。
文化繁荣需要科技支撑,科技发展离不开文化培育与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度重视,考察湖南时两次重点讲到文化与科技融合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马栏山考察时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实践表明,“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和关键,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与科技为什么需要融合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既能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品更具创新力、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又能催生新产业、新消费和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还能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理念,引导社会进步,提升社会文明。从历史逻辑而言,科技变革历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为人类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物质载体与传播媒介,极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孕育的今天,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迭代更新与普及应用,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机遇。从现实逻辑而言,智能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数字化变革,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兴盛。比如,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对12405件(套)中国绘画藏品进行汇集整理,运用高精度图像采集和数字化技术建成图像数字资源库,从而让中国绘画及其文化传播更加立体、多元、生动、便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代实践表明,科技赋能文化能让历史文化获得时代表达,有效提升文化创新的活力、广度和深度。
文化与科技何以能融合
文化与科技具有天然联系且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两者的融合是创意与创新的结合,文化为科技提供精神动力和创意源泉,而科技则为文化提供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它们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共融共进。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拓展文化现代场景的内在诉求。一些博物馆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AI既可学习人类创作的模式,能够创作出音乐、绘画、舞蹈等作品,又可以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特别是通过算法分析并修复受损的古代画作。区块链技术能为文化领域提供更加透明、可信的版权保护和数字资产管理。智能博物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互动化的体验。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在参观演艺表演、展览时,通过手机或AR眼镜等设备,看到虚拟元素与现实场景的结合,获得全新的观赏体验,等等。二是党委、政府的推动能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出台了不少支持与规范政策,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文化科技创新生态、优化产业布局与监管方式、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激活文化科技创新动力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使得诸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难题迎刃而解。湖南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列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既结合湖南实际优势,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大力发展音视频内容、音视频装备、数字文博、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文化交易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又整合海内外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音视频文创产业园,推进文化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永不落幕的音视频技术装备展览。既聚合高水平资源,着手创建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研究机构与创新中心、实验室、高等院校、研究院;又遵循市场规律,加强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全国算力交易市场,推进数据共享、激活数据效益。既集合引导财力,设立文化产业相关基金,探索建立符合文化科技企业成长规律的新型投融资机制;又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字技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鼓励发展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
未来文化与科技怎么融合
文化与科技,犹如文明两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力量。未来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必须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与规律,从人、组织、活动等维度综合施策。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文化领域“新基建”建设,丰富文化内容开发的软硬件产品,开发智能终端、体感装置等数字文化装备,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民族文化基因库、文化遗产标本库、文化大数据云平台和数字文化生产线,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设立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基金或专项经费,支持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主体开展创新研发活动,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需求市场发现机制,开展文化企业技术需求调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坚持高质量发展。正确把握好文化铸魂、科技塑形和产业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科技融合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根基。要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充分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等新兴技术,不断提高文化生产效率,提升产业效能,提升产业创新效益。要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着力实现文化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和跨界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全链全域价值跃升,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动能,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和产业化。坚持文化科技生态筑基。加强科技与文化综合型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文化产业人才,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主体自主开展国际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培养更多的国际文化贸易与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服务平台,为各类主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融资支持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国际合作新平台。通过举办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的展览、论坛、比赛等活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成果和典型案例,促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优化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聚焦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更优的政策法规环境。